專題信息
【以案說險】警惕網絡貸款,不要沖動大意
2023-01-18
【案例簡介】
00后小伙阿華,最近喜歡上了看直播,并且經常刷禮物打賞主播,結果入不敷出??吹绞謾C里網貸平臺的廣告,宣稱只要輸入身份信息,30分鐘就能放款,阿華心動不已,立即申請了貸款。
一個月后,阿華接到網貸平臺的催款電話,催他還款,并威脅如果不按時還錢就要聯系他的家人,還要去阿華的公司找他。此時滯納金加上手續費、服務費,已遠遠超過貸款本金。
走投無路的阿華又先后在其它多個平臺上借錢,借新錢還舊賬,很快債務滾雪球似的超過了10萬元......
【案例分析】
網絡金融消費給許多消費者帶來了便捷,但同時也潛藏著一些風險,使消費者自身權益難以得到保障,影響消費者日常生活。特別是一些不良網貸平臺通過虛假宣傳、降低貸款資質等手段,誘導年輕人超前消費,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很多不良影響。
【風險提示】
一、量入為出,理性消費
消費者一定要從實際需求出發,在自己經濟能力承受范圍之內,要有計劃的消費,量入為出。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們要保存冷靜的頭腦,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的想法切不能有,不可跟風攀比、情緒化消費。
二、做好財務規劃,選擇正規渠道
消費者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財務規劃,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,更不要“以貸養貸”、拆東墻補西墻。確實需要貸款時要選擇正規渠道借貸,了解清楚借貸合同條款內容,保障自身權益。